我所在的小城,三面環(huán)水,城市的便捷,靠的是一座座橋的銜接。或東西或南北橫跨的大橋,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幾十年前,人們的出行,靠的則是船。
在那個年代,人們看見水就愁,汪汪一河水,是橫亙在所有人心中的天塹,要去對岸,都得到渡口坐船。
記得小時候,每到星期天,父母都要帶我坐一趟船到對岸趕場。船是那種中間帶篷的大木船,船舷兩側(cè)搭有板凳,進船的人依次坐下。開船的時間不定,得等船差不多坐滿,很多時候背大背篼的、挑擔子的、推雞公車的,把船艙擠得滿滿當當,此時一頭一尾兩個艄公,則拿出兩個小鐵皮盒,像街頭表演雜耍后收費那樣,依次遞到每個人的面前,一陣“叮叮當當”響起,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物件的多少,在小鐵皮盒內(nèi)投進一分、兩分不等的硬幣,此時的艄公干勁倍增,把壯實的肱二頭肌一緊,兩丈長的篙桿有力插向河心,船緩緩駛向?qū)Π丁?/p>
艄公這碗飯是不好吃的,寒來暑往,日曬雨淋,吃住大都在船上。遇上漲水的日子,艄公要撐船,除了要有一把蠻力,還要有膽量加技術。即便這樣,艄公那神情,也是半點不得輕松。撐離岸邊的船,在滔滔洪水中就像一片樹葉,輕飄飄的仿佛隨時會被濁浪傾覆。坐在船艙內(nèi)的每一個人大氣不敢出,眼睛緊盯著一頭一尾兩個艄公,在洪水中要把篙桿撐到河底,靠的是各種變換不停的手勢和技巧,篙尖插進洶涌的洪水穩(wěn)定船身發(fā)出的“嘣嘣”聲驚心動魄,直到木船好不容易到達對岸,艄公拿出腰間的毛巾擦去一頭大汗,坐船的人才敢舒一口氣。
那時候也不是沒橋。到了冬天,沒有了洪水之憂,人們開始在河面上搭橋。橋身是木樁,橋面是木板,木板橋搭得簡陋,木板與木板之間有許多縫隙,一旦踩空,很容易傷腳。特別是推雞公車過河的,輪子吃力不準,最容易滑進縫隙,車身傾斜,雞公車上的糧食就可能掉落河水中。冬天河水冰涼,下河打撈也是費力的苦事。
很多年過去了,當年搭木板橋的地方被一座水泥大橋取代,當年吃力的雞公車變成了現(xiàn)今的滾滾車流。渡口還在,但變成了一景,木船也在,但改裝成了觀賞城市夜景的游船。家鄉(xiāng)被人們稱為水城,汪汪一河水,成為了小城人的風水寶地。
不單如此,一座座代表著更先進技術的斜拉橋在兩岸拔地而起,宏大美麗的橋身和璀璨奪目的燈光,為三面環(huán)水的小城增添了許多網(wǎng)紅打卡地,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小城,和我們一同賞景,共同感受時代的巨變。
此時,我和發(fā)小就站在大橋上,時光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那時候我們的愿景是:讓河面上有一條自由通行的大橋,如今這個愿望遠遠超越了。時光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李白在登上宣城的謝公樓時感嘆:“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一眼望去,此刻,一條條大河猶如一面面明亮的鏡子,而一座座橫跨其間的大橋儼如天上落下的彩虹,美不勝收,直擊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