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話題“廣東學生特有的音樂課”登上了本地熱搜,說的是廣東一學校把醒獅鼓搬進課堂,學生們精神抖擻學習。網友呼吁“建議全國推廣”。
醒獅隊伍出巡時,往往未見醒獅,先聞鑼鼓。醒獅的樂器有三種:鼓、鑼、镲。鼓是主要樂器,加上鑼、镲,形成鑼鼓喧天、喜慶迎門之勢。舞獅時,擊鼓手也是醒獅的指揮和靈魂,擊鼓手通過各種鼓點指揮醒獅起舞,舞獅人則隨著不同的鼓點,把獅子舞得惟妙惟肖,引人入勝。將醒獅鼓搬進課堂,未嘗不是非遺活態(tài)傳承的一次有益嘗試。
解鎖非遺文化,有很多種打開方式。當非遺走近青少年,青少年也會走近非遺文化;當非遺展現出獨特魅力,青少年也會受到非遺奇妙之處的吸引,并在潛移默化中,對豐富而燦爛的非遺文化心生敬意,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心存自豪。而學校是文化藝術教育的主陣地,非遺進校園是對文化傳承的擔當,是對文化自信的增強,也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實踐證明,非遺進校園為青少年搭建了一個認識非遺的平臺,可以喚醒他們內心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
正因如此,近年湛江不少學校積極推動非遺進校園,取得了不俗成果。比如湛江日報就曾報道過湛江特殊教育學校的醒獅課程,“站在練習場地,鑼鼓齊鳴,仿如平地起驚雷,頻頻鼓點直達心靈,精氣神在震撼中共鳴。如果不是兩位老師介紹,根本看不出舞獅的學生竟聽不見敲鑼打鼓,而配樂的學生看不清醒獅起舞”。正如報道標題所說,“醒獅喚自信,擊鼓振精神”——傳承非遺文化,是能夠提振學生精氣神的。湛江日報也曾介紹過經開區(qū)二幼結合東海島當地傳統(tǒng)特色文化,開發(fā)了人龍舞文化課堂。把人龍舞這一本土特色濃郁的非遺項目,融入數學活動《比較長短》、語言活動《人龍舞傳說》等課程之中,“幼兒園一日活動”方案里處處可見人龍舞元素。
但更常見的情況是,目前大多非遺進校園活動還是停留在“展示”這個“表層”。即主要是將一些非遺保護項目以展演和展示的方式介紹到各學校的師生中去,更多屬于宣傳的手段,沒有很好地與課堂和教材結合起來,文化傳承很難由知識普及“進階”到技能培訓乃至學術傳播等更為深廣的領域?!靶血{鼓進課堂”與一般非遺進校園活動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把非遺項目與素質教育、日常課堂結合了起來,這首先是一堂“音樂課”。更值得探索的是,非遺教育應該與語文、物理、地理、歷史等課程內教學內容融合,不能簡單地將非遺項目視作可有可無的勞動課、手工課、舞蹈課。
我們固然會從非遺進校園活動中發(fā)現和培養(yǎng)一批湛江非遺的“忠粉”,為未來的非遺傳承人提供啟蒙教育,但非遺傳承教育絕不是簡單地要把青少年學生培養(yǎng)成匠人,更主要的應該是尊重教育規(guī)律,把非遺與課堂、與育人真正“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