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主演的《南海歸墟》近日在騰訊視頻開播,胡八一、雪莉楊、王胖子“鐵三角”再度重聚展開冒險故事。作為一部集合了各種尋寶冒險元素的系列劇集,《南海歸墟》開辟了全新的探險版圖,首次將探險視野延伸到海洋。該劇吸引觀眾的重要因素是營造“探海冒險”的體驗感,水下拍攝在全片中占到很大比例,制作難度大,潘粵明等主演也在拍攝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戰(zhàn)。
《南海歸墟》講述了由胡八一(潘粵明飾)、雪莉楊(張雨綺飾)、王胖子(姜超飾)組成的鐵三角集結,受考古隊陳教授之托啟程前往珊瑚廟島,在風暴不斷、海難頻發(fā)的珊瑚螺旋海域,展開了一段探尋歸墟之地、尋找秦王照骨鏡的驚險旅程。
在劇集市場,海洋探險題材并不多見,這也是《南海歸墟》遲遲未被影視化的原因,小說中有著大量水下場景的描寫,令讀者產(chǎn)生無限遐想,但對于國產(chǎn)劇集制作來說“水戲”特效是難點。為呈現(xiàn)原著中海底歸墟古城遺跡的神秘復雜,《南海歸墟》劇組在場景設計中展現(xiàn)了豐富的冒險探險元素,包括鐵三角一行人深入探索海底的歸墟世界,以及鐵三角在旅程中面臨的各種災難和挑戰(zhàn),如遭遇暴風雨、打斗各類海中巨怪等。據(jù)主創(chuàng)團隊介紹,劇組在攝影棚中下挖近兩米深坑,搭建近百米長水池,預埋水循環(huán)和造浪系統(tǒng),在水池中搭建了十余組海底場景。
《南海歸墟》中基本都是在船上和水下的戲,在潘粵明看來,拍攝水下戲對體力、耐力和表演力都是挑戰(zhàn)。劇中有一場潛水艙逃生戲,拍攝用的潛水艙是個密閉的球體,在艙中倒灌注滿水,人進去拍,模擬還原水下逃生的真實感,根據(jù)劇情還要用腳踹開玻璃逃出艙體。潘粵明透露,整個拍攝過程對自己的憋氣能力和體力都是挺大的考驗,其實他身處狹小空間的“拘謹感”并不單純是表演出來的,更多的是真實感受,艙里就一個運動相機,在密閉注滿水的艙中沒有任何呼吸空間,整個人身體都很緊,心里也有恐慌感,這時求生的本能也會被激發(fā)出來。
拍潛水艙逃生戲激發(fā)了潘粵明真實的本能反應,而拍攝對打巨型章魚的團戰(zhàn)戲則要完全依靠想象。潘粵明表示,劇中胡八一面對大章魚的緊張刺激場面都是無實物拍攝,完全憑想象,“我在顛倒的船艙里拍了很多天,等于是在船艙的舞廳天花板上戰(zhàn)斗,房間的馬桶都是在空中的,感覺很有意思?!?/p>
談到水下戲拍攝的新奇體驗,主演張雨綺表示,劇里有一套潛水服的造型很像宇航員和鋼鐵俠的結合,穿上以后特別笨重,需要三四個人架著走,再戴上頭盔,整個人“隔絕”在里面沒法交流,只能通過大一點的表情和簡單明了的肢體語言去傳遞信號。
由于演員體能有限,實際拍攝是將水棚和干棚的拍攝相結合。飾演王胖子的演員姜超表示,雖然有些水下戲拍攝不是在水下,但所有的動作都得模仿成在水下的樣子,包括行走、游動、前行,要做到像是在水里面那樣慢慢地上下,把水底的阻力表現(xiàn)出來,這些在特技棚里的拍攝、無實物的表演,對自己來說都是少有的經(jīng)歷。(記者 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