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和鎮(zhèn)鵝感村‘翰苑’(陳小寧 攝)
紀家鎮(zhèn)周家村‘仁里’ (陳小寧 攝)
紀家鎮(zhèn)周家村‘慎德’門匾 (陳小寧攝)
????湛江新聞網(wǎng)訊:在雷州半島這一片洪荒的紅土大地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脊虐l(fā)現(xiàn),在蘭園嶺、英典北嶺、英樓嶺、卜袍嶺等地存在多處新石器時代的上崗遺址,遺物有石斧、石錛、石網(wǎng)墜等石器及夾沙陶片。這說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雷州的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了。
????雷州半島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出了一批影響極大的歷史文化名人,為雷州半島的古代文化留下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在醫(yī)學、算術(shù)、天文、繪畫、書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僅從明清時期所建筑的古民居、古宗祠、古炮樓等古代建筑所留下的門口大字,就是這些古代先賢名士留下寶貴的墨跡,有的為進士、知縣、貢生、監(jiān)生等名人,他們精通書法各種字體,這些牌匾有魏碑、楷書、行書、草書,所書寫的內(nèi)容更為廣泛,有的寄望子孫后代永遠高升,如雷州市附城鎮(zhèn)韶山村的‘恒升’,有的標明主人的身份,如雷州市英利青桐村的‘進士第’,有的希望后代宗尚道德,如雷州市紀家鎮(zhèn)周家村的‘慎德’,還有的牌匾說明這戶人家為書香門第,如雷州市北和鎮(zhèn)鵝感村一戶人家門口就寫‘翰苑’兩字,有的甚至說明住地適宜安居樂業(yè),就寫‘宜家’兩字等,有的牌匾的內(nèi)容意義更為深刻,不能讓人一目了然。
英利鎮(zhèn)青桐村‘端方公祠’ (陳小寧攝)
英利鎮(zhèn)青桐村‘進士第’(陳小寧 攝)
????清朝咸豐年間的舉人,被譽為‘雷州才子’陳喬森,在雷州半島的名勝古跡留下了很多墨寶,如在雷州附城鎮(zhèn)仙橋寺前,有一座茶亭,名叫百丈橋茶亭,此茶亭始建于南宋時期,歷經(jīng)修葺,現(xiàn)保存著清代的建筑風格。該茶亭為重檐歇山頂式建筑,風格古樸。亭子的橫額及楹聯(lián)均出自陳喬森的手跡,亭子的楹聯(lián):“行走良勞歇歇才去,喉吻極渴茶茶快來”。在雷州市英利鎮(zhèn)青桐村吳氏宗祠的‘端方公祠’的這四個字及其對聯(lián)‘草廬家學,梅里宗風’就是光緒丙午年間(即1906年)貢生蘇寶盉的墨寶。
附城鎮(zhèn)韶山村的‘恒升’ (陳小寧攝)
附城鎮(zhèn)韶山村的‘蕃厘’。(陳小寧攝)
????在雷州半島的古牌匾,留下了許許多多歷史名人的手跡,成為雷州文化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它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沉淀。這一塊塊名人手跡的牌匾,經(jīng)過千百年來的風風雨雨,愈覺彌為珍貴。可惜,隨著歲月的流逝,不少古建筑已經(jīng)倒塌,連同這些幾百年前的名人書法,堙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真的讓人心痛。筆者呼吁,希望文物保護部門及村民要盡早采取措施,加強保護意識,保護好我們祖先留下這些無價之寶的遺產(chǎn),不讓這些古建筑與名人手跡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