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賢正在作技術指導。 記者 張鋒鋒 攝
身姿優(yōu)雅的黑臉琵鷺、栩栩如生的菠蘿筆筒、俏皮可愛的芒果陶壺、憨態(tài)可掬的雷州石狗、古樸厚重的陶瓷茶杯……近日,記者走進雷州市“百年根藝”生產(chǎn)基地,展廳琳瑯滿目,展格里擺滿各類融入雷州半島元素的陶瓷作品,質地光潔細膩,釉面色澤明亮,讓人愛不釋手。
這些清麗、質樸、稚拙的陶瓷皆出自一位雷州后生——陳耀賢之手?!袄字莞G陶瓷是我國泥塑藝術汪洋中的一朵浪花,在悠悠歲月長河中散發(fā)出迷人的熠熠光彩?!彼麩嶂岳字莞G陶瓷制作技藝,秉執(zhí)一顆匠心,潛心鉆研雷州窯陶瓷,致力于雷州窯復燒,并將老手藝推陳出新,努力創(chuàng)作有溫度的陶瓷作品,傳承雷州窯文化,讓雷州陶藝更加積厚流光、異彩紛呈。2022年9月,陳耀賢被評為第八批雷州市非遺項目雷州窯陶瓷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結緣陶藝 立志非遺傳承
在擁有4000平方米“百年根藝”生產(chǎn)基地的后院一側,藏著一間小小的“造夢空間”。方寸之間整齊擺放著器皿、蓋罐、筆筒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雷州窯傳統(tǒng)器型的試驗品,還有礦物材料、學習資料、設計紙質手稿等。記者小心捧起茶碗茶盞,樸實的冰裂紋古色古香,渾厚大氣,讓人真切地感受到手藝人與時光為伍的情感流動。
“這是我創(chuàng)作設計陶瓷作品的一個小空間,每一件試驗品都是我與泥巴的一次對話?!标愐t說道。眼前的他,面容清瘦,斯文安靜,談起雷州窯陶瓷,眉飛色舞,眼里有光。
1997年出生的陳耀賢是雷州調風人,從小喜歡繪畫,由于受到叔父陳國玉的影響,對雷州傳統(tǒng)工藝產(chǎn)生濃厚興趣,時常利用節(jié)假日時間學習根雕技藝?!耙欢哑胀ǖ哪喟蛷某尚?、具象到上色、燒制,最后出爐的作品總是出乎意料,讓人驚喜連連?!标愐t笑著說,他在讀高一時偶然認識陶瓷工藝師何承美師傅,第一次接觸陶泥仿佛打開了自己的新世界,從此拜師學藝,開闊眼界。
“讀大學時,師從吳愛珍教授學習研究陶瓷制作技藝,一有空就泡在工作室,練習拉坯、捏塑、燒窯等,經(jīng)常忘了吃飯,現(xiàn)在也一樣?!币唤佑|陶器的技藝,陳耀賢便對此深深著迷。2020年從嶺南師范學院畢業(yè)后,他便入職雷州市百年根藝文化有限公司,專職負責雷州窯陶瓷的研究與燒制工作,開啟了他的陶藝事業(yè)。
看著陶泥在指尖飛舞,他以一顆平靜的心沉醉其中,忘記了時間流逝?!霸诠ぷ魇乙徽煜聛矶几杏X不到累,一拿起泥巴,樸實、奔放,感覺非常親切?!睂λ麃碚f,這是一個極其享受的過程。
為了更加深入學習和研究雷州窯陶瓷,陳耀賢赴江西省景德鎮(zhèn)深造,系統(tǒng)學習傳統(tǒng)陶瓷制作技藝,還有進修陶瓷釉藥基礎理論和實驗材料課程。他經(jīng)常和一些陶藝家接觸、交流,在他們身上,學習匠人精神,獲得新的體悟,同時在叔父的幫助下,現(xiàn)已收藏有唐、宋、明代雷州窯小罐、碗、杯、油燈等成品、殘片20多件,還持有《雷州窯瓷器》《陶瓷造型藝術》《陶瓷礦物原料與坯釉配方應用》等陶瓷專業(yè)書籍40多本。
“看,這是雷州石狗,一直努力用陶瓷材質去表達,希望‘活化’非遺,還響應‘雙創(chuàng)’,推出雷州窯陶瓷仿制雷州石狗系列作品?!标愐t一邊分享設計手稿,一邊說,雷州窯陶瓷制作技藝是非遺文化,他一直致力于雷州窯復燒,還開展雷州窯陶瓷制作活動,并為殘疾人士傳授雷州窯陶瓷制作工藝,為他們的人生打開了一扇藝術之門,傳承“泥巴絕活”,讓雷州窯文化薪火相傳。
一心專研 復原古代蓋罐
“這是仿制元代的‘雷州窯釉下褐彩鳳鳥紋荷葉蓋罐’,因溫度、泥料有些偏差,燒成收縮率有所影響,目前青黃釉燒制接近85%。”在開盒現(xiàn)場,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陶瓷作品的陳耀賢介紹道,該荷葉蓋罐原件,1957年于雷州市雷城西湖水庫元代墓葬出土,通高31厘米、口徑9.8厘米、底徑13.4厘米,現(xiàn)為廣東省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之一。
據(jù)介紹,雷州窯陶瓷自漢代興起,盛行于唐、宋、元時期至今約2000多年,與廣州西村窯系、潮州窯系、石灣窯系并稱為廣東四大窯系,系廣東著名窯場之一,后因時代變遷,逐漸銷聲匿跡,制作技術也漸漸失傳。
為了復原古代技藝,陳耀賢不僅奔走外地進修專攻陶藝,還多次到廣東省博物館、雷州市博物館、雷州市沈塘鎮(zhèn)茂膽村、白沙鎮(zhèn)祿余村等古窯址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并拜訪雷州窯研究專家,博取眾長之長,不斷提升陶瓷制作技藝水平。
定中心、開孔、拉拔、鼓腹、斂口、折肩、卷口、做腰線……2020年,陳耀賢開始一邊翻史料,畫圖稿,一邊不停試做“雷州窯釉下褐彩鳳鳥紋荷葉蓋罐”。“做壞的陶泥不計其數(shù),一有空就拉坯塑型,每一步都至關重要,當泥體快要塌下時,要調動全身力氣進行搶救。”站在畫板前修改荷葉蓋罐圖紙的陳耀賢說,這個荷葉蓋罐灰胎,直口、豐肩、鼓腹,特別是荷葉形蓋的口罩,增加不少難度,稍不留神,胎胚就會崩塌或扭曲,要心靜手穩(wěn),心手合一。
“僅僅做造型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我的手都被磨起皮了,吃飯拿筷子時手都是顫抖的,連菜都夾不起?!痹谟媚嗌希愐t的要求近乎苛刻,泥料須取自雷州半島一帶,質地細膩,黏性好。采料后經(jīng)數(shù)月的陳腐氧化,多次的淘洗、練泥、配比,才能制成精泥。
拉坯后,陰干、上釉、燒制,環(huán)環(huán)相扣。燒制也是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溫度必須控制好,要慢升、慢降,確保胎與釉膨脹收縮的同步,讓它們有機融合,防止開裂?!安世L也是一種挑戰(zhàn),從平面到立體,但最大的難度是做釉色,因手上沒有任何資料,需要不停地研究配釉方法,不斷試驗摸索?!痹捳Z間,陳耀賢向記者展示如何釉藥,他說,釉色是關鍵,也是獨家秘方,自己也是嘗試上百多次才接近最佳釉色,也燒了3萬多元的電費。
望著墻面掛滿的各類制作陶瓷顏色試片,陳耀賢深感欣慰,他告訴記者,荷葉蓋罐原件的罐身紋飾共六層,三大主體紋飾被三圈細紋隔開,主體紋飾以菊花鳳鳥為題。紋飾層次豐富,線條活潑流暢,構圖嚴謹,相互呼應,是件精美之作。
采訪得知,經(jīng)過3年多的苦心鉆研,支出幾十萬元,他才逐漸找到門道。如今,陳耀賢總算成功復原了“雷州窯釉下褐彩鳳鳥紋荷葉蓋罐”,其基本符合雷州窯材料配方、造型、釉色、裝飾技法等特征,還仿制元代“雷州窯褐彩詩詞枕”等古雷州窯陶瓷作品,讓古老陶藝重現(xiàn)昔日芳華。
銳意創(chuàng)新 “陶”出本土精彩
創(chuàng)意是作品的靈魂,作為雷州窯縣級傳承人的陳耀賢,追求陶藝創(chuàng)新,堅持每天創(chuàng)作和學習,如今,創(chuàng)作陶瓷作品成了他生活的日常。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工作室里研究,足不出戶,享受與“泥”共舞的獨處時間,全身心沉浸在陶藝的世界中。
“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要回歸生活?!标愐t認為,陶藝是有溫度的,它不僅僅是工藝品、擺設品,更是可以保留在大家身邊的美術品,讓每一件器皿即可觀賞,亦可使用,釋放它的價值,傳遞出溫度。
作為一個湛江人,陳耀賢始終有著濃濃的家鄉(xiāng)情懷,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一些湛江的陶瓷語言,做出一些具有湛江特色的陶瓷作品。去年,陳耀賢做了一款菠蘿筆筒,融入本土農產(chǎn)品的符號,讓人一看就想起湛江菠蘿。之所以想做這樣一款菠蘿筆筒,一是湛江菠蘿火出圈,二是自古就有“家中有菠蘿運氣似黃金”的說法,菠蘿閩南語諧音“旺來”,希望大家年年財源旺來、興旺常來。另外他也喜歡菠蘿,自小跟著父母種菠蘿、摘菠蘿、吃菠蘿……對菠蘿再熟悉不過了,想做一只實用新穎的“陶瓷筆筒”。
“菠蘿眼的紋理需要劃得更深一些,這樣才更加寫實?!碑斕欤浾吒S陳耀賢來到陶瓷制作坊,他時不時指導徒弟制作菠蘿筆筒。“為了菠蘿筆筒一比一的仿真,剛剛開始打造菠蘿模型時,我每天都拿著菠蘿陶瓷刻畫,即使走路都拿著刻?!标愐t認真地說,因菠蘿眼的每一片葉子走勢都不一樣,需要一筆一畫的刻,足足花了2個月,才做好第一個菠蘿模型。”
陳耀賢熱衷于為陶瓷創(chuàng)作加入新花樣,又帶有理智而深刻的理論思考?!拔覀冎谱鞯摹逗谀樑槨废搏@湛江‘紅樹林之城’主題創(chuàng)意產(chǎn)品設計大賽金獎?!标愐t開心地和記者分享道,黑臉琵鷺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近幾年,它常出現(xiàn)于高橋、九龍山等處紅樹林中,是紅樹林里的明星鷺鳥。
“為打造最佳陶瓷雕像的造型,我時常熬夜觀看有關黑臉琵鷺的視頻和圖片,不斷比對、完善作品?!标愐t表示,他老家在九龍山附近,自家門口就有一大片紅樹林,對紅樹林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深厚感情。接下來,他將原創(chuàng)燒制湛江“紅樹林精靈”系列陶瓷產(chǎn)品,比如紅嘴鷗、招潮蟹……用雷州窯陶瓷去塑造它可愛的形象,讓人們去認識它,愛護紅樹林,助力打造“紅樹林之城”。
近年來,陳耀賢不斷推陳出新,創(chuàng)作了三元塔、芒果酒壺等具有本土元素的陶瓷作品,還利用“非遺+文創(chuàng)”的發(fā)展模式,開發(fā)出一大批兼具文化性、藝術性、實用性的雷州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除了從傳統(tǒng)瓷器中汲取靈感制作符合現(xiàn)代審美的實用器皿,他還借助直播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雷州窯陶瓷文化和發(fā)展歷史,用年輕人的方式重新打開雷州窯,讓全國了解雷州窯文化。
轉盤悠悠,窯火冉冉。“我會沿著陶藝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把陶藝作為我終生事業(yè)。目前,我加強對雷州窯獨特工藝流程、技術特點等研究,正努力全面地還原雷州窯燒制的技術路線,完善雷州窯完整復燒工藝流程?!标愐t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更多年輕人才加入這個行業(yè),建立陶藝村或雷州窯文化產(chǎn)業(yè)園,復興雷州窯陶瓷文化,讓不息的窯火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