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里提出:“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shù)價值,能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驗,理解、欣賞和初步評價語言文字作品,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世界?!闭Z文課程標準明確了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課程標準還指出:小學第三學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因此,拓展閱讀面,推行整本書閱讀,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如何通過拓展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呢?
一 、興趣引領,優(yōu)化讀物。
閱讀是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它是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而形成的獨立的讀書活動。每個孩子的生長環(huán)境不同,閱讀興趣不同,對書的喜好也不同,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雖然我們重視孩子的興趣,但不是他們感興趣的書籍都適合暢讀。他們感興趣的往往是笑話、漫畫書,如《爆笑校園》《阿衰日記》等,這些書只是一時的消遣,對于提高閱讀與鑒賞能力的幫助不大。我們要在保護孩子閱讀興趣的前提下引導他們選擇課外讀物。在推薦課外讀物時,可根據(jù)他們的心理特點,講述其中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引起他們的興趣,進而引導他們閱讀這些課外書籍。教師要在孩子感興趣的基礎上鼓勵他們自主地選擇讀物。
二、開展名著閱讀,引領學生成長。
閱讀經(jīng)典名著是可以提高認知能力,豐富精神世界的。閱讀名著如同和大師對話,既可以增長見識,又可以啟迪智慧。當我們看到孩子沉浸在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喜悅中,會感嘆經(jīng)典名著給孩子的心靈帶來的震撼。它能溫暖孩子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
對孩子而言,經(jīng)典名著不只是中國的四大名著。成人世界的經(jīng)典當然可以成為兒童的經(jīng)典,但是他們更有自己的經(jīng)典:《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以及《安徒生童話》等。女孩子喜歡閱讀《愛麗絲漫游記》《綠山墻的安妮》《城南舊事》,男孩子喜歡閱讀《海底兩萬里》《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只要是符合兒童的心理和認知發(fā)展水平的健康課外讀物,就能純凈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成為孩子們的經(jīng)典。
三、利用閱讀,培養(yǎng)讀書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閱讀中感悟名著閱讀與欣賞的方法,從課內(nèi)遷移到課外,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與價值。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敝挥泻穹e,才能薄發(fā)。大量的課外閱讀,能使學生把陌生的語言變成了熟悉的語言,從而形成語感。在閱讀中還可以品味作品語言,欣賞藝術(shù)形象,積累多樣的情感體驗,獲得啟示。我們要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寫讀書心得,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通過圈點、批注等方法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
四、分享閱讀心得,開展閱讀評價。
閱讀評價是綜合考察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閱讀可以引起共鳴,學生在交流與展示的過程中,能引起其他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我們可以開展朗讀競賽,對孩子們的閱讀能力進行評價。在師生共同交流中,既能滿足讀者和聽眾的心理需求,又能給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提高其閱讀和鑒賞能力。通過閱讀評價,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更濃了。此外,還可以開展閱讀成果展示,例如讀書分享、情景劇表演,讓學生在分享、演繹、創(chuàng)意表達中理解、感受文學之美,促進學生的精神成長。
引導和保持孩子的閱讀熱情,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閱讀,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是課外閱讀指導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與鑒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豐富其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