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有氣息,食過人間至美味,最憶梅菜扣肉香,年味記起父母情。
在各種年夜飯中,許多人對梅菜扣肉情有獨鐘,我也不例外,我記憶中梅菜扣肉的香甜總是糅在味蕾的深處。
梅菜扣肉本是廣東客家人的家常菜,只因為好吃,也就慢慢傳播開了。
許久沒有吃過梅菜扣肉,一方面是因為遠離了京城,遠離了故土,不常下館子,即便下館子,也多去吃自助餐,吃不到正宗的梅菜扣肉了;另一方面是因為梅菜扣肉雖然受到胃的青睞,有強烈的食欲,但是并一定好做,尤其是家常便飯的做法。
每逢鄉(xiāng)村辦酒席,席間的美味佳肴中,梅菜扣肉是少不了的,如果缺少了這醇香濃郁的扣肉和清香誘人的梅菜,酒席總覺得似乎少了些主菜。
梅菜扣肉是南方人的珍饈美饌,其肉油潤細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入口即化,軟綿柔香;其菜黑中泛黃,色澤金黃,香味濃郁,湯汁甜美。
家鄉(xiāng)的梅菜大多是自制,是用自家菜園里種岀來的蓋菜煮熟曬干而成,蓋菜一般很少炒著吃的,要吃也只是吃那非常嫩的蓋菜,一旦長大長粗后的蓋菜就只能做成梅干菜了,老家家鄉(xiāng)話叫“鹽菜”或者“腌菜”。鄉(xiāng)村人做的梅干菜看起來顏色黑澤,聞起來味香濃郁,吃起來咸中帶點苦澀。
梅干菜制作的過程說簡單非常簡單,說繁瑣非常繁瑣,就是把收割好的蓋菜,用水洗凈、然后曬干、切碎,可以腌制,也可以煮熟后揉一揉再曬成菜干,曬干后的梅菜叫梅菜干。
梅菜扣肉中的肉是豬肉,是那種長條的五花肉,五花肉有肥有瘦,吃起來不肥也不膩。其制作過程比較費時間:首先是要把五花肉洗干凈,然后開始上鍋煮透,煮熟以后加上老抽進行油炸,把里面的油脂炸岀來,讓豬皮看起來焦黃焦黃。
燒好的豬肉外焦里嫩,外表看上去誘人可餐,切開后白里透著濃濃的香,讓人眼前一亮,又饞上一饞。
父親見我們喜歡吃梅菜扣肉就經(jīng)常做梅菜扣肉。父親不僅僅是節(jié)假期間,只要平時有時間,隔三差五的就會做上一碗誘人的梅菜扣肉。
父親說,梅菜扣肉的做法是要花功夫的,可能要花上幾個小時的時間,而且梅菜扣肉的關(guān)鍵是肉一定要燒好,因為只有肉好菜才好吃,肉才是根本,菜只是表象。
父親先把梅干菜用開水浸泡,然后大塊的五花肉入鍋用冷水煮熟,再把煮熟后的五花肉放入油鍋中煎炸,這個煎炸過程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則有可能油濺到人身上,那就麻煩了。
炸好后的肉冷卻后,切成薄片,不要太厚也不要太薄,然后放入碗中開始調(diào)料,調(diào)味是扣肉好吃的至關(guān)重要的決竅,味調(diào)好了肉就好吃,味沒調(diào)好肉就不好吃。
我問父親,為什么叫扣肉?父親說,梅菜扣肉是要把蒸好的肉擺在碗里,肉上面放上梅菜,然后放入鍋中進行再次蒸熟,等肉和菜都爛了再拿出來,趁熱拿一個盤子反扣在碗上,把菜反著倒入盤中。
我忽然明白了扣肉原來就是這樣扣出來的肉,“扣肉”之所以命名為扣肉,是因為加工工序中有倒扣的意思。
肉本來在菜的下面,然后扣過來后就成了肉在上面菜在下面。一片片油光锃亮的肉,擠滿了盤子,盤子里面是梅干菜,梅干菜的香味充溢了房間,房間里到處都是梅干菜和肉的香味。
梅干菜的香味滲進了肉里,肉里的油汁流進了梅干菜,秀色可餐也,肥而不膩也,甜而不酸也,香而不濃也,色澤金黃味美香甜……
肥而不膩、入口即化、咸鮮適中的梅菜扣肉,是大凡每一個吃過的人最深的記憶,這種記憶不僅刻成了一張梅菜扣肉的名片,而且是年味中老少皆宜的光盤行動。
一年又一年,又一個新的一年要來了,那期盼中芳香四溢的梅菜扣肉就在萬眾矚目中呈現(xiàn)上桌。在那燈火闌珊處,肉飄著香、色誘著人的梅菜扣肉揭開了年夜飯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