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前,在多哈的中國記者都會去看一眼盧塞爾體育場,不只因為它是決賽地,更因它是“中國造”。
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 攝驅車前往,有專門的車道畫出了“盧塞爾”的字母標識,不用導航,沿著彩標就能開車到達。當記者掏錢準備買水時,盧塞爾體育場的造型赫然出現在10元的卡塔爾里亞爾紙幣上。遠觀盧塞爾體育場,它的整體外形呈馬鞍狀,波浪形膜結構,外幕墻是銅色圓形玻璃,配上內部燈光,使得它在夜間格外璀璨,像極了沙漠中一只“大金碗”。這是11月17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 攝這座體育場可容納92000名觀眾,由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承建,中方參建人員超千人。出發(fā)多哈前,記者采訪了中方總工程師李白,他自豪地說:“盧塞爾體育場是中國企業(yè)第一次以設計施工總承包的身份,參與建設國際足聯最高標準的專業(yè)足球場;也是中國企業(yè)首次執(zhí)行世界杯主體育場設計建造任務;更是目前中國企業(yè)在海外建造的規(guī)模最大、容納人數最多的專業(yè)場館?!?/section>這是8月11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內景。新華社發(fā)(尼庫攝)無論是施工設備,還是制造技術;無論是中國設計單位,還是專業(yè)施工企業(yè),盧塞爾體育場的每個細節(jié)都在彰顯中國智慧。為實現屋面膜鉆石型外觀效果,團隊設計了復雜的索膜結構——屋頂索跨度278米,使用2000多根索,加上外幕墻4000多個單元式鏤空鋁板,3.3萬噸的總用鋼量……團隊不僅要克服張拉、找形、安裝的難題,還需在50米以上的高空作業(yè)。這是2019年8月22日拍攝的盧塞爾體育場施工現場。新華社發(fā)(董立巍攝)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更不勝枚舉:賽時使用、賽后改建被同步考慮;在不影響外觀和功能的前提下,整個幕墻外殼縮小了一圈,但內部的房間大小不變;筆直的立柱被設計成香蕉形,避免了立柱與房間的碰撞;中下層看臺的每個座椅下,都有獨立空調通風口,球迷的觀賽體驗會很舒適……這些優(yōu)化設計,大大降低了成本。時至正午,烈日當空,氣溫來到33攝氏度,我們摸了摸地表,手立馬彈起。與高溫輝映的是球迷的熱情,大家身著各隊球衣忙著合影,背景就是盧塞爾體育場和“大力神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