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赤坎老街印象

2022-02-15 11:31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丁敬鈞 (湖南)

充滿生活氣息的赤坎老街。 記者 李忠 攝

建于宋代的赤坎古城,自古以來就是廣東湛江市歷史文化最悠久的地域,也曾是湛江商貿(mào)最發(fā)達的地方和粵西商業(yè)物流的中心。這個原本偏遠的海邊古商小埠,自清康熙年間解除長達200余年的海禁之后,在高雷一帶商賈的貿(mào)易經(jīng)營下,漸成了一個繁榮的商埠,濃郁的嶺南風(fēng)情中又融入了明顯的西式文化元素。如今的廣州灣商會會館、嶺南大屋、騎樓建筑群,以及散落在各個風(fēng)情老街角落里面的民居舊宅,都在默默地向人們訴說著那時的盛景。

原本,赤坎老街與我關(guān)系遙遠。然而世事滄桑,歲月的斗轉(zhuǎn)星移里,岳父岳母一家人南下創(chuàng)業(yè)并開枝散葉,讓我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外鄉(xiāng)人與它有了更緊密的聯(lián)系和更濃郁的親情。

因為親人們工作生活在湛江的緣故,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和家人便經(jīng)常到湛江走親訪友,近些年來更是一年間多次往返。我雖只是一個旅者,卻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建設(shè)發(fā)展。

2020年6月,網(wǎng)劇《隱秘的角落》火得一塌糊涂,而它的取景地就在湛江赤坎。隨著網(wǎng)劇的播出,湛江赤坎老城也隨之迅速竄紅,成為熱門的網(wǎng)紅打卡地。這也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

我身背相機,或陪親人一道,或者一人獨往,便常去赤坎老城“打卡”,在老街彎彎曲曲的小巷里走走看看,用腳步去丈量沉淀在這里的歷史風(fēng)云,用目光去識讀蘊藏在這里的人物故事,用呼吸去感知生長在這里的人間煙火……。

赤坎老城的原汁原味是活生生的,盡管百年滄??瓷先ワ@得有點破敗,卻依然充滿著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2020年冬日的一個陽光午后,我重點踏看了赤坎古城老街的百年光景。2021年冬日的又一個陽光午后,我再次故地重游,并趁著薄暮,在老街小巷深處,用心,用情,用思緒來識讀,感知這秘境的迷人夜色。

傍晚時分,我獨自繞行在大通街彎彎曲曲的小巷里。此時,日沉海天,倦鳥歸巢,當(dāng)我轉(zhuǎn)向一處僻靜處時,稍一抬頭,便見一棟人去樓空的老宅空寂而立,銹蝕的鐵門邊,掛著幾個方匾,上書“光大樓·湛江市赤坎區(qū)不可移動文物”、“楊益三紀念堂”及多行介紹文字。也正是因為它們,我才得知這個看起來毫不起眼的老宅的由來,以及那位從未曾聽聞的人物的過往。

沿著小巷深處繼續(xù)前行,我走到了中興街的丁字路口,不覺暮色降臨。華燈初上時,眼前的這些景象一下子就鎖定了我的眼,抓住了我的心:

街巷的路燈下,歸家的路人或騎車,或步行,三三兩兩地從我的身邊匆匆而過,朝著路盡頭那個溫暖的方向奔去;

老宅門前,有老人在收拾晾曬的衣物;舊居屋里,有婦女在廚房里忙碌,還有穿校服的孩子,正在燈下寫寫畫畫……

這些畫面太純粹了,純靜里透著美好,溫暖中叫人著迷。特別是中興街口的這個場景:一條丁字路,一面白粉墻,一根水泥桿,一盞老路燈,加上三兩個或騎摩托或挽手步行的歸家路人,像極了我兒時的家鄉(xiāng)———安鄉(xiāng)城關(guān)五總街頭薄暮時分的景象,那時的我和弟弟妹妹們一起,正隨下班的媽媽晚歸,媽媽挑著一擔(dān)熱水在前面走,我們兄妹仨嘻嘻哈哈蹦蹦跳跳跟在后面……

樹高千尺,扎根沃土;

樓高萬丈,起于平地。

赤坎老城催生了湛江新城的發(fā)展,維系了湛江歷史文化傳承的根脈,滋養(yǎng)了生于斯、長于斯的湛江人的靈魂,讓人不能不愛它。

女詩人舒婷寫過一首詩,《致橡樹》,里面有幾句讀過了就會讓人銘記于心的話:“……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更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詩人艾青也說過,“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是的,赤坎老城既是天南地北的湛江人魂牽夢縈的地方,也是我這個湖南人,除了家鄉(xiāng)之外的另一處鄉(xiāng)愁。


編輯:陳志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yè)“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fēng)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chǔ)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qū)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xué)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shù)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