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湛江日報公眾號刊登了一篇題為《“別人打了,我就可以不打”?關(guān)于新冠疫苗,這些真相湛江人須知》的文章,文章羅列了關(guān)于“打疫苗”的幾則常見謠言,如“第二針2-3周必須打,晚了前功盡棄”“新冠疫苗保護期只有半年”“打新冠疫苗會改變?nèi)梭w基因”“新冠疫苗別人打了,我就可以不打”“新冠病毒一直在變異,疫苗沒用了”等,并在每一則謠言之下科普常識,將“真相”公之于眾。
????信息時代媒介的發(fā)達,各類不實消息、虛假新聞找到了生存的空間。在全國新冠疫苗接種的新階段,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抓住了公眾“疫苗猶豫”的心理,通過“蹭熱點”來博眼球、刷流量,散布關(guān)于“打疫苗”的謠言,這無疑是對構(gòu)筑全民防疫屏障的一大損害。
????所謂“疫苗猶豫”,是指盡管疫苗可及,受種者卻因缺乏對疫苗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對所防疾病的認知,而導致延遲接種或拒絕接種疫苗,從而使自身暴露于本可以預防的疾病風險之下。有媒體對當前“疫苗猶豫”成因進行分析,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認為所在區(qū)域疫情防控非常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都能自覺遵守,自己的家人、朋友也都回到正常生活軌道,就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來說,接種疫苗對自己來說不是特別重要或緊急的事情,簡單地說,即認為“疫情不在我們身邊,疫情離我們很遠”;二是擔心接種疫苗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對身體帶來損傷;三是認為新冠病毒“狡猾”,接種疫苗起到的保護作用不大,“等別人打了看看再說”;四是極少數(shù)人持有懷疑心態(tài),認為疫苗安全存在問題而拒絕接種。
????過去許多令人喪膽的傳染病之所以能得到有效控制,就是因為對應疫苗在全球范圍內(nèi)進行了推廣?!耙呙绐q豫”如果廣泛存在,就會導致反效果的出現(xiàn)。近幾年國外因疫苗接種不足導致的麻疹疫情反彈,便是因歐美“反疫苗”運動而引起的。而謠言的出現(xiàn),則會放大“疫苗猶豫”的影響。杜絕謠言、進行科普,勢在必行。
????應對“打疫苗”相關(guān)謠言,當務之急是要加大疫苗接種的科普宣傳。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手段廣泛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相關(guān)知識普及,提升市民的疫苗接種信心。例如,廉江吉水鎮(zhèn)各村(社區(qū))人大代表聯(lián)絡站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利用廣播、LED屏、宣傳橫幅等,積極宣講新冠疫苗接種的政策和知識;各級人大代表積極深入所在村(社區(qū))宣傳,帶頭前往鎮(zhèn)衛(wèi)生院接受新冠疫苗接種(據(jù)4月5日《湛江日報》)。科普宣傳是抵御謠言的“疫苗”,只有通過“接地氣”的辦法,讓仍在猶豫、觀望的市民朋友切實感受到全民接種的氛圍,才能從思想、行動上發(fā)生轉(zhuǎn)變,形成“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