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南興街在法國殖民時期是繁華的街道。鄭鋒 攝
????走在湛江的新街舊巷,你是否會想到這個小城市昔日的繁華景象?豪庭華閣、車水馬龍、琳瑯滿目曾是這里的真實寫照。歲月如梭,漸失的曾經(jīng),昔日富于法國風情的建筑保存下來的已屈指可數(shù),就連廣州灣的名字也正消失在人們的記憶里,為增補歷史,尋回些許當年的點滴,筆者有幸找到并采訪了幾位八旬老人,就讓我們走進他們的記憶深處。
????那個時代,那些事情
????家住赤坎區(qū)大眾路42號的黃福華,現(xiàn)年80歲,喜歡收藏各個時期的工藝品。而他的這項愛好,源于廣州灣時期。
????談及廣州灣,黃福華老人便滔滔不絕,他把所知道的事一件件地告訴了筆者。他講,法國人剛來廣州灣的時候,總部分為西營和東營,然而住在赤坎的法國人兩個營部平時都很少去,他們主要利用本地人來幫他們辦事,給他們一定的職位,而一些民事訴訟一般在市六小(湛江市第六小學)處理,如果是大事才到總部處理。
????有人說,法國人給廣州灣帶來了西洋文明,這些我們自然無法否認,但他們推行的殖民政策也是對這里的掠奪。老人說:“法國人先是占領現(xiàn)在的霞山,接著就想占麻斜,還想往梅菉、黃坡、吳川那一帶發(fā)展。但是進攻到坡頭的時候,被民間組織(民間抗法斗爭)阻止了,因此他們只占領了赤坎和霞山。后來法國人還想向遂溪發(fā)展,但又被黃略、麻章那里百姓用大炮、團練來對抗。法國人看到人民的反抗,就不進攻遂溪了,他們劃好了分界線,從鴨乸港橋到寸金橋,往北是唐(當時人的習慣說法)界,往南是洋界?!?/p>
????在老人的眼里,法國人并沒有怎么統(tǒng)治廣州灣,他們一來到這里,就改用電燈,以前都是用煤油燈。他們來這里主要是做生意,把煤油、洋遮(傘)、水泥(紅磨泥)等東西運過來賣,不過法國殖民的時候也有比較多人販賣鴉片。
????黃福華還記得那時候赤坎還是很小的一塊地方,“從這里直到沙灣那一條路都是河邊。法國殖民時只有一條中山路,但以前不叫中山路,叫法國大馬路。后來法國人來到這里做生意,雇用我們本地人幫他們做看街兵,一個看街兵管幾條街,誰不講衛(wèi)生就會被抓罰錢,所以街道都是很干凈的。那些看街兵每個人都有一條膠棍(塑料),一有人跑的時候就吹口哨,全部看街兵就會一起出動抓人。看街兵也像現(xiàn)在一樣,是自愿報名參加的,還可以拿退休金的?!?/p>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廣州灣回歸,法國人也陸續(xù)回國。 上海、香港等大城市淪陷之前,廣州灣還是一片樂土,因此有大批逃難者來到廣州灣。赤坎這一帶以前是屬于山區(qū)(方便避難)。他們有多少錢就拿來蓋房子,做點生意,以此度日,等到平靜的時候就回香港”。說起法式建筑,老人說,“那時候法國的建筑也有,不過留下的也沒多少了,現(xiàn)在最老的就是廣州灣商會館。還有的就是以前那些海關的炮樓,但現(xiàn)在也只剩下鴨乸港一個炮樓了,就在鴨乸港橋頭那里,玻璃廠對面,現(xiàn)在有人住著呢!還有一間在湛江一中,但現(xiàn)在被成為死角了”。
????談及廣州灣時期的教育,老人說:“法國那時候也辦了學校,以前的四維中學和培才中學是貴族學校,比較有錢的人去讀。不過不是法國人捐建的,法國人捐建的就只有天主教堂,霞山有一個,赤坎有一個。那時候,有部分中國人信奉天主教,主要吸收老婆婆等教徒。社會上有些孤兒,他們就收留。以前的醫(yī)藥、醫(yī)生技術都比較落后,有些有病的就死在那里,他們就埋在里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