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報價 ]
[ 聯(lián)系我們 ]
  首頁  |   湛江吃喝  |   湛江玩樂  |   唯食探店  |   有你著數(shù)  |   唯食拍客  |   美食菜譜  |   本地資訊  |   論壇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穿街過巷睇赤坎老街

2014-03-27 09:41 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亦云
分享到:

圖:天成)

?

----“行走在赤坎的老街,有多少不能忘懷的舊事......

從民主路往上看,這幾條小巷上一層層的青石臺階,宛如一本本疊起來的書,烏黑發(fā)亮的青石臺階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仿佛向人們訴說著赤坎街的古往今來...... ”

這幾天閑來無事,便與朋友相約逛赤坎街,去感受赤坎街的傳統(tǒng)風(fēng)情文化。

若說赤坎街的傳統(tǒng)風(fēng)情文化,非大通街、中興街、古老渡、平安街、染房街、東興街、水仙廟街、南興街一帶莫屬,尤以大通街最為集中。

拐彎抹角地到了大通街,大通街長不過200米,寬不過3米,街兩旁大多是二層樓建筑,磚木結(jié)構(gòu),古樸簡潔,都有百年以上歷史,粗大的梁柱顯示了房屋主人的經(jīng)濟實力。大通街是赤坎開埠時的商業(yè)街,樓房的一層作商鋪,樓上住人。當(dāng)年的大通街,商賈云集,生意興旺發(fā)達,對赤坎的經(jīng)濟發(fā)展曾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大通街有幾條通往民主路的小巷:古老渡、平安街、染房街、東興街、水仙廟街,從民主路往上看,這幾條小巷上一層層的青石臺階,宛如一本本疊起來的書,烏黑發(fā)亮的青石臺階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仿佛向人們訴說著赤坎街的古往今來。這每一條小巷的臺階正是當(dāng)年的碼頭。朋友說,他爺爺在碼頭當(dāng)了一輩子咕哩(搬運工),每天從停泊在民主路的木船上卸下貨物,扛到大通街上的商鋪。走在這舊碼頭的青石板上,我們仿佛輕輕地掀開了塵封的歷史,依稀地看到百多年前碼頭那熙熙攘攘的繁華景像。

沿著大通街往前走,到了古老渡街,建筑就變了樣,大都是低矮簡陋的磚瓦屋,這段路住的大多是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人,如做小手工的、販夫走卒、剃頭匠等。

徘徊于大通街、古老渡、永安街,我仿佛聽到兒時常聽到的“蝦醬蟛蜞汁!”、“五香南乳花生!”、“豬骨換糖膠!”、“鏟刀磨鉸剪!”、“豬腸粉!”、“賣油柑葉!”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宛轉(zhuǎn)悠長,在這尋常陌巷間回蕩。

說起“蝦醬蟛蜞汁”,當(dāng)年常見一赤膊老漢擔(dān)著羅筐,在赤坎街行走,羅筐里面是瓦缸盛的蝦醬蟛蜞汁,老漢腰板挺直,深棕色的臉,胳腮胡子,形似張飛,卻很和善,兩分錢就可買到一小碗蝦醬蟛蜞汁,用來蘸菜,味道鮮美,香氣四溢。

古老渡街賣五香南乳花生的是一瘦削老頭,花生用玻璃瓶裝著放在地上,5分錢一小酒杯花生。至今我還忘記不了他俯下身來,那錚亮的禿頂和小心翼翼地裝著花生的神態(tài)。老頭的花生酥脆、有濃郁的南乳香味,是當(dāng)年赤坎的“品牌”,我試過一次,真是吃到利(舌頭)都吞落去!

南乳花生旁有一間捏公仔的檔口,檔主用面粉調(diào)色,捏成的公仔有10公分左右高,均五彩斑爛,栩栩如生,捏造的人物以水滸、三國為主。令我記憶尤新的是,有一次,我走過他的檔口,見他剛好在捏“時遷偷雞”,看看這面粉捏成的“時遷”,再看看這檔主,我真搞不清這“時遷”究竟是檔主,還是檔主是“時遷”了?

穿街過巷的小販中,最使我念念不忘的是一個收廢品的漢子,這漢子在收購廢品的羅筐上,比同行多放了一只玻璃瓶,里面裝著糖果,用來以物易物。俗語說,豬骨換糖膠,他卻連廢紙雜物甚至爐灰都可與之換糖膠,這種“搞活經(jīng)濟”的手段極大地激發(fā)了我們這些讒貓的“積極性”,家里的雜物包括爐膛也因之清理得干干凈凈!

當(dāng)年赤坎街公仔書檔很多,一分錢租一本,我太喜歡看公仔書了,但苦于無錢,只好打理發(fā)的主意。泥水街邊有間理發(fā)檔,檔主是女的,肥胖而善良,檔里有很多本公仔書,只要來理發(fā),便可免費看,我常常是交了一角錢的理發(fā)費,發(fā)理完了,還看了10多本公仔書,賺了!父母不知因由,疑惑地問,為什么你的頭發(fā)未到一個月就理了兩次?

文化革命前,赤坎的文化生活,莫過于聽“單眼仔講古仔”豐富了,單眼仔原名孔權(quán),廣東南海人,抗戰(zhàn)時期逃難到湛江,在南華廣場、文化宮以講古為生,《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封神榜》等都是他的“拿手好戲”。他善于將故事中人物的動作、語言演繹得有聲有色。赤坎人說,聽單眼仔講古仔,真是聽到“耳油都流!”。夜幕降臨,單眼仔的古仔就開講了,但凡單眼仔講古,我必到場,然而當(dāng)講到情節(jié)精彩處、單眼仔拱手收費時,我因身上無錢,只好溜走,過后開講,再鉆入人群中,伸長脖子地聽。

如今,赤坎還有 “鏟刀磨鉸剪”、“豬腸粉”、“蝦醬蟛蜞汁”、“賣油柑葉”。而“南乳花生”、“豬骨換糖膠”、“面粉公仔”、“單眼仔講古仔”,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成為了歷史!我祁望,這赤坎的古巷、碼頭與古建筑,能夠在有關(guān)部門的保護下,有幸地永久保存下去。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fā)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